![]() |
天下圍中!太陽能產業腰斬 美企「第一」市值居冠(圖/This_is_Engineering) |
中國太陽能產業在政府的資金補貼下,在全球太陽能產業上中游市佔率高達 80%,不過中共政府補貼業者的資金來自於房地產業,在中國房地產崩盤情況下,中國地方政府在雨天收傘,導致太陽能產業在產能過剩的情況下,只能低價向其他國家傾銷,各國發現後對中國實施關稅制裁,美國政府調高中國太陽能 50% 關稅後,美國「第一太陽能」公司(First Solar Inc.)於 5 月 17 日收盤上漲 1.5% ,市值達 211.5 億美元(約 6,806 億臺幣),中國公司「陽光電源」(Sungrow Power Supply Co.)在深圳股價下跌 4.2%,市值約為 208.5 億美元(約 6,694 億臺幣),使得美國「第一太陽能」超越了中國「陽光電源」,這是自 2018 年以來中國公司首次未能成為市值第一的公司。
中共雖試圖將過剩的產能向國外傾銷,但遭到越來越多的國家的抵制。美國財政部長珍妮特.葉倫(Janet Yellen)於四月訪中時,對中共政府的太陽能電池板產業的補貼提出警告,葉倫表示,這些產品充斥全球市場,對美國公司、工人和全球經濟構成威脅。葉倫訪中後,拜登政府於 5 月 14 日宣布提高中國進口商品關稅,包括鋼鐵和鋁、半導體、電池、關鍵礦物、太陽能電池和起重機等,其中將中國電動車關稅從 25% 提高到 100% ,太陽能電池的關稅增至 50%。
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.馮德萊恩(Ursula von der Leyen)5 月 6 日警告中共政府需要正視中國企產能過剩與傾銷問題,對中國企產能過剩問題提出警告,同時也對中國電動車等傾銷商品展開調查,歐盟未來將採取各式貿易工具來保護歐盟企業。
在中共補貼陷入窘境,而歐美各國的經濟圍堵,讓臺灣廠商有機會與國際接軌。